延津县创新“三个机制”着力解决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 > 正文延津县创新“三个机制”着力解决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2-06-06 17:34:5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延津县积极创新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着力解决部分农村党员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长期不发展”、“近亲繁殖”、“质量不高”等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今年以来,全县共发展党员293人。其中女党员77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61人,35岁以下的227人,生产或工作一线的254人,分别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26.3%、89.7%、77.5%、86.7%,四项比例均较往年有明显提高。
一是创新党员发展工作责任机制,强化责任促落实。建立并实行党员发展工作预警制。县委组织部每半年分析一次全县各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对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少的;党员发展工作信访问题突出的;无正当理由、党支部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下发警示通知书,责令整改。截至目前,先后对2个乡镇、16个农村党支部下发了警示通知书,使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整改,取得了明显效果。严格实行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追究制。该县重点强化对“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的责任追究制度,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考评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凡是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取消该村党建评先资格,并给予村党支部书记通报批评。经整改没有起色的,对村党支部书记予以免职处理。在今年“五个好”农村党支部评选工作中,有3个村因为发展党员工作被“一票否决”,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党支部的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
二是创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机制,强化培训提素质。建立“双推双选”制度。县委组织部明确要求,在入党积极分子确定时,实行“党员推、群众推,党员选、群众选”的“双推双选”制,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选人唯亲”。通过实行“双推双选”制,全县343个农村党支部建立了一支1300多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制度》、《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测试制度》,要求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采取集中辅导、座谈讨论、电化教育、现场观摩等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方位培训。并由县委组织部出题,派人组织进行党的知识理论测试,考试不合格的,不予确定为发展对象。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5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700多人次,组织理论测试7场次,测试入党积极分子187人,其中,对8名不合格的,不予确定为发展对象,确保新党员政治理论素质符合标准。
三是创新预备党员审批机制,严格把关保质量。建立联合预审制度,严把政治关。在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后,由组织部门牵头,组织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公安、计生等部门进行联合预审,审定合格的方可列为发展对象。对因经济或违法违纪问题被有关部门查处,以及政治立场不坚定、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工作实绩不突出的,一律暂缓发展或不予发展,真正做到事前把关。健全全程公示制度,严把民意关。要求基层党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全程公开,做到“四个公示”,即:公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表决情况、预备党员转正等情况,广泛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通过全程“四个公示”,在今年新发展的党员中,有3位同志经公示后,因党员群众反映其条件不够成熟、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而被暂缓发展或取消发展资格。
一是创新党员发展工作责任机制,强化责任促落实。建立并实行党员发展工作预警制。县委组织部每半年分析一次全县各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对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少的;党员发展工作信访问题突出的;无正当理由、党支部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下发警示通知书,责令整改。截至目前,先后对2个乡镇、16个农村党支部下发了警示通知书,使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整改,取得了明显效果。严格实行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追究制。该县重点强化对“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的责任追究制度,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考评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凡是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取消该村党建评先资格,并给予村党支部书记通报批评。经整改没有起色的,对村党支部书记予以免职处理。在今年“五个好”农村党支部评选工作中,有3个村因为发展党员工作被“一票否决”,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党支部的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
二是创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机制,强化培训提素质。建立“双推双选”制度。县委组织部明确要求,在入党积极分子确定时,实行“党员推、群众推,党员选、群众选”的“双推双选”制,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选人唯亲”。通过实行“双推双选”制,全县343个农村党支部建立了一支1300多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制度》、《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测试制度》,要求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采取集中辅导、座谈讨论、电化教育、现场观摩等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方位培训。并由县委组织部出题,派人组织进行党的知识理论测试,考试不合格的,不予确定为发展对象。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5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700多人次,组织理论测试7场次,测试入党积极分子187人,其中,对8名不合格的,不予确定为发展对象,确保新党员政治理论素质符合标准。
三是创新预备党员审批机制,严格把关保质量。建立联合预审制度,严把政治关。在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后,由组织部门牵头,组织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公安、计生等部门进行联合预审,审定合格的方可列为发展对象。对因经济或违法违纪问题被有关部门查处,以及政治立场不坚定、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工作实绩不突出的,一律暂缓发展或不予发展,真正做到事前把关。健全全程公示制度,严把民意关。要求基层党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全程公开,做到“四个公示”,即:公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表决情况、预备党员转正等情况,广泛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通过全程“四个公示”,在今年新发展的党员中,有3位同志经公示后,因党员群众反映其条件不够成熟、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而被暂缓发展或取消发展资格。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