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结硕果 齐心协力奔小康
2012-05-25 15:28:37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东屯镇前庄村
近年来,延津县东屯镇前庄村大力实施科技兴村,积极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截至2010年,该村已逐步形成以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为主,多业发展的新局面,全村共发展日光温室大棚150余座,农民年增加收入5000余元。一、远程教育是资源,管好用好是关键
远程教育在前庄开通后,由于栏目众多,节目新颖,声画并茂,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深受该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喜爱,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建好后如何管好、用好,这是关键。该村党支部书记、村远程教育管理员闫全同志心系远程教育,用他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大力赞扬。远程教育对他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相当深奥,一时难以掌握,于是镇经常派技术人员下村做技术指导,他通过努力终于学会了正确开关机和接收下载节目。但是做为家中劳动力生产也不能耽误,要想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必须下一番苦功夫。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光每月几次活动的开开关关是不行的,一定要把下载的节目准确及时的按党员干部需求播放出来。他采取农闲时间反复练习学、遇到难题就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学、购买书籍研究学、做学习笔记总结学等多种方法加强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目前为止他不但能把下载的各栏目的节目准确地按群众的需求播放,还学会了打字、制表。
二、远程教育显优势,灵活运用需创新
远程教育给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它是农村党员干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是有效的手段,对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都有重大意义。为将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好、使用好,充分发挥“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作用。该村根据镇党委、政府的部署把远程教育节目的收看时间排在每月8、18、28日的晚上,因为农村的实际情况,广大群众只有晚上时间较为充足,人员能够集中起来。但是随着远程教育课件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适用,党员干部及村民逐步认可,需求程度越来越高,这样就要求他灵活运用,充分掌握情况,搞好创新。根据本村实际划分了党员干部组、村民代表组、种养专业组、致富能力组等几个收看小组。对两委班子也做了具体分工,如书记负责组织政治理论的收看学习,主任负责组织收看市场经济等。同时还根据村民的点播需求,随点随播,工作再忙也要挤时间安排点播人收看,接收到好的节目后,利用高音喇叭,专栏墙报向广大村民宣传,例如根据该村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他们收看《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对养殖专业户组织收看《肉食鸡笼养》、《鸡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等节目,并广泛收取观后反馈意见,听取他们的观后感,并做好记录。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致反应,远程教育使他们武装了头脑,掌握了技术,受到了教育,增长了知识。
三、坚持不懈认真抓,远程教育出实效
远程教育进村以来,人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术,创出了经济实效,但也给他们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当时有的同志讲:不管风天雨天,黑夜白天,都要伺侯它,除了接收播放还要进行维修保养,雷雨天气,还要及时关机,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广泛收集反馈信息,他认识到远程教育不可少,应常抓不懈。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经常接收,坚持按时组织收看,坚持作好记录。
该村原有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户十几户,大棚10余座,算得上蔬菜种植专业村,但由于技术等原因,蔬菜种植受病虫害影响较大,效益不好,许多人甚至毁掉自己的大棚,重新种地。为解决村民技术上的难题,该村两委先后5次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同时积极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定期组织发展户收看《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还多方聘请市县专家到村授课。
自远程教育开展以来,该村的日光温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短短两年又新增大棚九十多个,总数已达到150座。每个大棚增加收入3万多元。群众高兴的说是远程教育给我们鼓起了信心。
通过对远程教育工作的常抓不懈,灵活运用,管理创新,使党员干部群众受到了良好启发和教育,前庄村的经济面貌已有了明显改变。群众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更新了原来牢守田园、满足现状的陈旧观念,运足了发展干劲,眼下除蔬菜种植业外,养殖业也逐渐兴起,2011年,全村新增养猪户20余户,猪存栏近千头。人均增收2000多元。
上一篇:远教领路 药材致富
下一篇:打“特色牌”吃“科技饭”念“市场经”走“致富路”
